中国监测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0-12-22

中国监测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臭氧已经成为夏季最重要的空气污染物,但整体上可以控制。在北京,臭氧被誉为夏季主要空气污染物,2017年5-9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中约3/4日以臭氧为主要污染物,但是PM 2.5依然是北京的全年污染物。2013-2017年北京臭氧污染的防治是世界性难题,欧美等发达国家至今也未实现臭氧污染的根治,我国大气污染源类种类繁多,臭氧污染成因更加复杂,防治难度更大,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科学施策,才能实现臭氧污染的有效控制。那么,研究臭氧污染来源与成因的主要科学方法有哪些呢?当前,针对臭氧污染成因的主要方法是基于观测的成因分析,同时辅以空气质量模式的数值模拟,而这种模拟需基于高分辨率的污染源清单、气象场资料和本地化的化学反应机制。所以,臭氧污染的来源与成因研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投入,不可一蹴而就。

根据我国目前有限的臭氧污染成因定性分析结果,部分城市属于VOCs控制型,即要实现臭氧的有效控制,就要优先控制VOCs污染;部分城市属于NOx控制型,这些城市则需要加大NOx控制力度。京津冀及周边各省市近期先后公布的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中针对VOCs和NOx污染均制定了详细的防治对策,这些措施势必对当地臭氧污染防治产生积极作用,而要实现臭氧污染的长期改善向好,仍需开展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予以支撑。

调查发现2015年至2019年,中国检测行业持续增长并保持增长势头,2019年进行各种检查的机构达到4407家,比2015年的31122家大幅增加。检测机构的总收入从2015年的179.9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2.2.09亿元,年均增长15.7%,从检测结果来看,2019年汽车检验领域的机构数量位居第一,环境监测和建筑材料行业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从各方面收入来看,2019年建筑工程检测机构收入第一,进口规模543.54亿元,环境监测和建筑材料检测机构总收入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2019年电子产品等新兴领域比重增加,发展速度加快会比传统领域更快。

据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统计,2015年至2019年,中国监测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3225.09亿元,比2018年增加14.75%。

2019年,新兴领域(包括电子设备、机械(包括汽车)、材料检测、医药、电力、能源、软件、信息技术等)收入562亿94万元,同比增长23.16%,同比增长2.71%。占行业总收入17.46%,同比增长1.2%,比前年增长2019年传统领域(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境保护(不含环境监测)、食品、汽车检验渔业、农产品、林业、畜牧业)的进口增长率为9.89%,同比增长9.89%。比此提高0.81%,传统行业占行业总收入比重从2016年的47.09%下降到2019年的40.35%。

中国监测市场发展现状分析新兴领域增长更快,而敏义环境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根据市场行情就行市场调节,并适用中国监测市场发展。而敏义企业需要安装在线监控系统。VOC在线监测系统为敏义环境自主研发、设计与生产,通过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证、FCC认证和北京计量院检测,在广州等地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帮助企业合法合规环保生产与经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敏义在编辑发布